為了分屑順利,鉆頭采用三刃齒分布的可轉位式結構。刀齒的分布應符合切人過程中徑向力的四個階段變化過程和導向塊穩定原則,以保證鉆頭在鉆人工件和鉆削過程中的平穩性。在結構設計中,應注意下面幾點:三齒中的外齒負刃應有足夠長度,使之起著導人防振、扶正鉆頭的作用。三個齒的負刃應磨出側隙角和側后角,否則切削時有干涉,不利于加大走刀量;兩條導向塊應磨出倒錐。
據實驗分析,當導向塊直徑比鉆頭外齒直徑小0.1mm0.15mm,且在導向塊長度上磨出0.1~0.2mm的倒錐時,導向塊的耐用度*高,這是欽合金回彈大所特有的現象;鉆頭上的兩喇叭口用于排屑,喇叭口在圓柱上的部份應盡量前移,以增加排屑油壓,便于排屑;鉆頭頂角以150°為*佳,減少了軸向力。壓緊刀片的埋頭螺釘在未經淬火處理時,強度差,其上的一字型起子槽又使旋轉力矩不夠,再加上有刀墊,故螺釘的壓緊力差,壓緊刀片的力不可靠,造成打刀事故;當刀片及刀槽的加工精度差時,刀片在刀槽中有間隙,也會造成打刀的客觀條件,故兩者的間隙應控制在0.02mm之內;鉆頭喇叭口上的所有表面在銑削后要用油石進行研磨修光,否則切削易受阻而阻塞喇叭口。
來源:中國刀具網